桃園產業大未來趨勢高峰論壇

發布 - 2015年10月20日
公開演講

近年來,全球主要機場積極發展以提升競爭力,鄰近的國家也投入資源擴展設施並提升服務品質,以增強客運與物流服務能力。在激烈的國際航空運輸市場中,桃園國際機場需掌握自身的優勢、劣勢、機會與威脅(SWOT),拓展經濟優勢,創造更大的航空運輸市場,並推動桃園市的產業發展。

基於此,桃園市政府經濟發展局於10月20日舉辦「桃園產業大未來趨勢高峰論壇-創造桃園新機遇,實現智慧機場」,邀請航空運輸、機場營運、物流管理、供應鏈管理及生技與資通訊科技等領域的國內外企業專家與學者,共同探討以桃園航空城為中心的產業發展趨勢,助力桃園成為台灣產業發展的領頭羊。桃園市長鄭文燦在開幕致詞中表示:「航空城計畫中,創造機場經濟是一個重要議題,這將帶來物流產業的發展與產業升級效應,未來也將邁向下一代產業。」

桃園市的產業發展在台灣經濟發展中佔據重要地位,並產生可觀的產值。鄭市長提到:「桃園產業產值已連續12年為全台最高,產值是新竹的兩倍。桃園擁有汽車、光電、生技、化工、太陽能等強大的製造基礎,形成完整的產業聚落,並且是台灣的物流基地。台灣航空物流的95%集中於桃園,加上鄰近台北港的『雙港效應』,桃園市擁有1671家物流公司,為航空城計畫提供了充足的基礎。」

以此穩健的經濟條件,結合未來國際產業發展趨勢,桃園市的未來產業發展計畫正如鄭市長所說:「航空城計畫中,桃園將邁向下一代產業,包括物流、生技、雲端、太陽能光電、新能源等,計畫中包含150公頃的自由貿易區與500公頃的生產區,物流業將達2500家,成為全台最大的物流基地。」

穩健的經濟基礎與整體產業規劃,為桃園成為國際生產與物流基地、兩岸電商物流基地提供了契機。桃園國際機場需提升競爭力並與鄰近機場策略聯盟,正如香港機場管理局副總監所言,鄰近機場須增強連結性。桃機公司總經理費鴻鈞亦在論壇中提到:「智慧機場需要群聚效應,桃園在機場服務供應鏈中,物流是核心優勢。」

本次論壇還探討了雲端、大數據與智慧機場的應用。Toplogis彭執行長分享了4PL雲端平台如何利用共享經濟模式,協助客戶規劃貨物流向並解決售後服務問題,並建議桃園應將電商物流納入未來發展重點。

論壇討論了台灣物流產業的未來發展方向,認為智慧機場不僅是單一機場的競爭,而是整體供應鏈的競爭。桃園在國際機場服務供應鏈中應扮演關鍵角色。

最新消息